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
通讯员 李霞
(相关资料图)
“撒在巧克力上的碎坚果,真的是开心果吗?”“我来尝一尝,真的是开心果呢。”
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巧克力,黑色的、白色的、红色的、绿色的……在这甜蜜的味道上,再撒上一点碎坚果或者果酱,这些巧克力看起来各有各的姿态。
一名孩子忍不住抓起坚果巧克力先尝了鲜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孩子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各色巧克力,装在包装盒中,说“可以带回去给爸爸妈妈也尝一尝。”。
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,5月30日,武汉美术馆联合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,将“艺术的分贝——舌尖上的美育课”带进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的课堂。
武汉美术馆副馆长裴少菲致辞
武汉美术馆副馆长裴少菲介绍,此次美育活动进校园,特别选择了“糖艺”作为课程的主题,“糖艺”是中国传统的非遗文化之一,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匠心独运的技艺。此次课程带领同学们走进“糖艺”的世界,用心灵去感受、用触觉去创造,共享美食和艺术的双重乐趣,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那份“甜蜜”的艺术作品,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的作品,是最好的六一儿童节的礼物。
活动现场
在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专任教师孙琳莉及她的同事的指导下,30多位小朋友分成了三组,进行不同的创作体验。第一组小朋友动手做巧克力糖果。第二组小朋友制作果酱画,果酱不仅有不同的味道,还有各种不同的颜色,小朋友们可以在瓷盘上创作出自己喜爱的图画。第三组小朋友收到的任务是“做一只翻糖小刺猬”。用肉色的翻糖,先捏出刺猬胖胖的身体;再用巧克力色的翻糖,捏成刺猬的外壳;最后,再用红色的翻糖捏出几个小苹果。刺猬驮着小苹果往前冲的样子,憨萌可爱。
武汉美术馆宣教部的老师们运用专业艺术知识和技巧指导创作
没想到,整场活动中最难的是——瓷盘果酱画,果酱的浓稠度不好掌控,不容易成形。武汉美术馆宣教部的老师们,运用专业艺术知识和技巧,耐心指导小朋友,“我们用可食用的果酱作为创作原材料,结合传统水墨画技法,在瓷盘上勾勒出神韵生动的竹子形象,将非遗糖艺与水墨画创作相结合,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独特的作品。”
每一组活动,都配备了手语翻译老师,为小朋友们讲解动手的步骤。同时,艺术也是无声的语言,当小朋友们制作好自己的专属“作品”,竞相向同伴和老师展示,在场的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,为他们点赞。
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党总支书记彭焱说,小孩子天性好动,坐不住,没想到今天这一项活动,把孩子们都吸引住了,三个组的孩子都非常有兴趣地跟着老师一点一点地动手去操作。就像有一句话说的,“上帝关上了一扇门,但又打开了一扇窗”,听障儿童还是心灵手巧的,三个小组做的“作品”都有模有样。这样的美育活动,很适合我们学校的孩子们。
据介绍,这也是武汉美术馆研发的“艺术的分贝——听障人群美育系列课程”之一,此前该馆曾邀请听障人群走进武汉美术馆(琴台馆)观看武汉双年展,也曾走进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开展美育课程。武汉美术馆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,联合社会各界力量,不断探索创新的美育方式,推出原创策划活动,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。
(来源:极目新闻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