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赵匡胤本质是一个篡位者,欺负后周孤儿寡母。但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,功绩比私德更加重要。而且赵匡胤在发动"陈桥兵变"以后,特意下命令,禁止将士烧杀抢掠,侵犯后周的皇室。从这一点上来看,在古往今来的篡位者中,赵匡胤算是比较仁慈那一类的了。作为一个皇帝,赵匡胤也足以称得上是一位仁君。
赵匡胤手下有一个将领叫做张美,他是后周的旧臣,后来为宋朝效力。有一段时间,张美作为沧州节度使,管理沧州。结果他摊上事了。有一个百姓向赵匡胤告状,说张美抢了自己的女儿当小妾,而且他还拿了老百姓四千缗钱。张美简直就是劫财又劫色啊。
没想到赵匡胤一点也没生气,他把这个人叫过来,反问他:"你是沧州人,应该了解情况。在张美没来之前,沧州安定吗?"这个人回答:"不安定。"赵匡胤又问:"张美来了以后呢?"这个人回答"没有乱兵的侵袭了。"赵匡胤说道:"那就没有问题了。你想让我责罚甚至处死张美,但是张美保全了所有沧州人的性命,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。我警告张美一番,他也就不敢了。你的女儿值多少钱?"
这个人报了一个数,五百缗钱。赵匡胤就让人把钱给他,当作张美纳妾的费用了。随后赵匡胤又把张美的母亲叫过来,把这些事说了一遍。张母吓坏了,连忙说自己不知道。赵匡胤没有怪罪的意思,而是拿出一万缗钱给张美,让他把抢老百姓的钱都还回去。
赵匡胤对张母说:"告诉你的儿子,下回缺钱找我,不要从老百姓那里拿;而且这个民女也要善待,和她的娘家也要像亲家一样相处。"张美经过这件事以后,竟然改过自新,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转变,从此以廉洁著称。
此事见于司马光的《涑水记闻》,但是与《宋史》有一定出入。在《宋史》的记载中,张美在移镇沧州之前,就已经很廉洁了。当时官府让百姓到关中地区贩卖木材,同州每年会拿出几十万缗钱借给老百姓,有的官吏要拿抽成,称之为"率分钱",一年就能积攒几百万钱。但是张美分文不取。至于这两种记载哪一个是正确的,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。
参考文献:《涑水记闻》、《宋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