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4日,赵志芳的儿子特意请了一天假,拿着镰刀,上山帮老母亲收麦子。
在农业机械化普及率如此之高的现在,用镰刀割麦子?这在新泰市羊流镇王家林村司空见惯。“俺既要粮食也要下面的秆,就得用镰割。”年近八旬的赵志芳解释说。
现在,王家林村的许多妇女长年都在忙活一件事:掐辫子,就是像姑娘家编辫子一样,将麦秸秆编成辫子,然后再将其加工成扇子、草帽等产品。也正因为如此,这里专门种一种小麦,茎秆比常规小麦高50厘米左右,当地人称之为“高麦子”。“我这算少的,多的有种一两亩的。”赵志芳今年种了半亩多高麦子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王家林村民口中的“高麦子”。
收割后的“高麦子”。
王家林村掐辫子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00多年前,现在已经演化成了一项产业。有的专门在家掐辫子;有的专门种高麦子,整理好后捆成捆卖给别人,一斤2元左右;也有人像赵志芳一样,走的是“全链条”路线。
“我去年种了一亩半,收了500多斤麦秸秆,今年没种,准备跟村里其他人家买。”46岁的村妇联主席李霞说。王家林村的掐辫子产业就是在她的推动下发扬光大的。
王家林村几乎人人都会掐辫子,但掐完大多用来编织草帽等日常用品。前年,李霞听说离王家林将近20里地的三洼村,有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扇的传承人,带领大家将麦秆制成了麦秸扇,并闹出了大动静,成立了工艺品公司,年销量达数十万把。“做工艺品和做普通扇子,不是一个概念。”李霞便专门跑去三洼村,学习麦秸扇的制作。
麦秸扇。
分麦秸、泡麦秸、掐辫、编网、穿片、钉网、剪样、缝边、上把、修补……经过12道工序后,再普通不过的麦秸秆变成了一把把造型精美的麦秸扇。“基本工序和掐辫子差不太多,只是后面花样多一些。”很快,王家林村的许多妇女学会了这项技艺。
村中老人在掐辫子。
“不止妇女,许多男同志也学会了。”李霞说。前年,村里还组织过掐辫子比赛,全村男女老幼将近80多人参加了比赛,,有的男同志掐得比妇女都快、都好。
60多岁的刘建香是制作麦秸扇的一把好手,在她家里,麦秸秆、各种各样的半成品和已经制作完成的扇子,摞了一层又一层。“干这活不用出门,不耽误照顾家里,有空就干,一天能挣三四十。”她说。目前,全村有20多人常年在家掐辫子、做麦秸扇。
加工好的扇面。
每天下午,李霞都要跑一趟三洼村,送货、领料,忙得不亦乐乎。“不止我们村,我还负责给周边10多个村、六七十人送货、发料。”
将产品装上车,李霞准备去三洼村送货、领料。
销路不愁,干劲更足。据了解,新泰市专门从事麦秆加工的工厂有30多家,大约2万余农村中老年妇女参与进来,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浙江、安徽、广西等地,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挣钱“好门路”。
大众报业·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赵晓宇 刘慧